首页 / 新闻动态 / 金融要闻 / 正文

银行业: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增长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2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银行业立足金融五篇大文章,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持续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积极落地一揽子增量政策,扩内需、促消费、稳外贸,促进民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倾力服务实体经济。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贷款余额共计超117万亿元,全年发放的贷款新增超9.6万亿元,增速均保持在7.5%以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贷款结构持续优化,科创、普惠、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占比持续提升,为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持。

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

“我行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上下贯通、分层对接、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完善政策执行与保障体系,服务成效持续彰显。”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表示。

金融五篇大文章是2024年银行业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抓手。各银行立足五大重点领域发力,加强资源投入,优化机制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信贷支持的质与效。

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代表的重点领域,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各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4万亿元,保持同业首位,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66万亿元,增量超过1万亿元;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增长31.03%;建设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增速26.63%;邮储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29万亿元。

为确保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各银行注重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农业银行持续强化“三农”金融服务,县域贷款年增量突破万亿元,余额达9.85万亿元,占全行境内贷款比重超40%。交通银行发挥“上海主场”优势,为近2000家科创类企业客户提供超过60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

2025年,商业银行仍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把相关工作做深做实做细。“要加快构建企业级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可持续经营模式,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互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强调。中国银行表示仍将继续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两新”“两重”、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力养老金融和绿色金融,做强数字金融,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做出邮储特色,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邮储银行董事长郑谷雨表示。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过去一年,商业银行瞄准“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稳定。年报数据显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速均超20%,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工商银行围绕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强化股、贷、债、保联动,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据段红涛介绍,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两万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较2024年初增长超过54%。

“科技金融一直是交行相对特色,我们着力发挥集团全牌照的经营优势,提供股权、贷款、债券、租赁、托管等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业绩发布会上,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表示。截至2024年末,交行已经对6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了7684亿元信贷支持,科技型企业授信客户数增长45.37%。

“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金融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2024年末,建设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增速达到26.63%,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3.50万亿元。

“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的基础上,农业银行突出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农业银行副行长刘洪表示,该行出台了《服务种业振兴服务方案》,积极推广种业产权赋能等多种服务模式。

紧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邮储银行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优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2024年,邮储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5.10%。

助力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针对宏观经济面临的阶段性挑战,2024年,银行业有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助力扩内需、促消费、稳外贸,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高效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大审批投放力度。2024年,农业银行累计投放“白名单”项目贷款超4000亿元,建设银行房地产贷款新增544.24亿元。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邮储银行2024年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累计授信超2100亿元,农业银行累计为清单内企业投放贷款7041亿元。做好“两重”项目和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支持,靠前对接服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2024年末,银行与企业已签订贷款合同金额超过8000亿元,企业已实际支用贷款近2000亿元,对应项目投资总额2.2万亿元。

“交通银行高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张宝江表示,2024年,该行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增幅7.85%,境内民营企业贷款增幅12.04%,均高于集团整体贷款增幅。

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力。据中国银行行长张辉介绍,该行民营企业有贷户近3年累计增长88%,授信覆盖面持续扩大,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从服务实体经济来看,提质增量、扩面强效的方向并没有变。”正如刘珺所言,2024年,面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局面,国有大行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作用愈发高效,有力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