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金融要闻 / 正文

证券类私募“出清”速度加快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2-26 09:39

555家、730家、518家——这是最近3年国内证券类私募基金每年的注销数量,显示出在严监管态势下,证券类私募“出清”速度明显加快。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近日发布的2025年1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数据显示,私募行业整体管理基金规模为19.92万亿元,已经连续10个月徘徊在20万亿元以下;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跌破8000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严监管态势持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不断“出清”。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私募股权以及创投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效正在不断显现。

严监管推动市场“出清”

近日,中基协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市场上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7764只,存续规模5.23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7904家,这是近5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首次跌破8000家。

5年前,2020年1月底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8853家,其后在同年10月底首次突破9000家。2022年4月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创下近5年最高值达9152家。此后,管理人数量出现下降,并在2023年1月底首次跌破9000家大关。直至2025年1月底再度跌破8000家大关,为7904家,较2022年4月的最高点已减少1248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私募严监管态势持续,证券类私募“出清”速度明显加快。中基协数据显示,近年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注销数量大幅增加。2020年至2025年1月,合计注销证券类私募2614家,其中,1189家为主动注销,1377家为协会注销,47家因12个月内无在管产品而注销,另有1家因公告注销。从年度数据看,2020年至2024年,每年注销的家数分别为367家、343家、555家、730家、518家。

2月21日,最高检、中国证监会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在会上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检挂牌督办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诉。

“对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资,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利用私募基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助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私募基金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法治保障。”葛晓燕表示。

例如,此次发布的最高检第五十五批指导性案例中就有一起利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操纵证券市场案件。被告人赵某某利用职务便利,要求私募基金公司违规提供“通道服务”,通过操纵证券市场及场外交易获利2.5亿余元。检察机关全链条查清用于犯罪的私募基金资金流转过程,成功指控和证明赵某某犯罪。最终,法院判决赵某某犯操纵证券市场罪、挪用资金罪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6040万元,追缴不法获利2.5亿余元。

业内人士表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专业度高、产品结构复杂、风险高、收益波动大等特点,在近年来监管趋严背景下,“劣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不断“出清”将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政策支持耐心资本发展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类基金的数据也出现下滑。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1923家。此外,存续管理人共计20025家。管理规模方面,截至今年1月底,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122只,存续规模10.96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5295只,存续规模3.36万亿元。

具体来看,受春节假期影响,今年1月私募创投募资市场热度有所降低。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1月私募创投市场新成立基金数量共计474只,较上月减少137只,环比降幅22%。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3只,同比降幅15%。整体来看,在春节假期影响下,虽然市场活跃度显著放缓,但相较去年多数月份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1月有多家超百亿元规模基金设立。其中,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达到600亿元,还有湖北高路发展基金、嘉兴轩坤基金的募资额分别为300亿元、100亿元。

虽然今年1月募资市场出现些许降温,但是在投资端的数据却较为坚挺。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1月私募创投投资案例数量655起,投资规模818.8亿元。同时,在1月的投资热门赛道中,科技创新含量十足。1月,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行业分别以181起、118起、109起占据前三位。从细分领域看,半导体势头依旧强劲,交易数量79起,医疗器械、人工智能领域分别获投48起、47起位居第二、三位。

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已发展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作用日益突出,是促进耐心资本形成、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表示,2021年至2023年,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年均新增投资本金1.2万亿元,约占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3%至4%。行业投向半导体、新能源、计算机应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规模占比连续提升,2023年上述领域新增投资项目1.4万个,新增投资本金4822亿元,占全年股权投资增量的45%,精准支持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

作为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耐心资本,私募股权投资以及创投成为政策近期支持的重点。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多元化退出渠道,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多渠道拓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资金来源。吴清表示,要充分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作用,将不断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法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