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金融要闻 / 正文

政策与市场同时发力 促进绿色发展正循环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0-23 10:18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抓手。而绿色金融作为以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新型金融业态,已多层面布局发力,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方面形成丰富的工具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在已有实践中,绿色金融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的?在助力乡村振兴等具体场景下,市场参与者又该如何应对不断涌现的新趋势、新特征?《意见》又从哪些角度提升了绿色金融支持精准性?

“绿色金融作为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中诚信国际首席运营官秦媛近日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通过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和采取绿色生产方式的企业,实现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优胜劣汰,绿色金融持续推动以低碳环保高效为特征、采取绿色生产方式的企业以更低成本获得资金,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投资和生产效率,形成绿色发展的正循环。

政策市场双重加码 绿金发展迈入深水区

当前,我国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在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和微观层面的评估准则上,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策架构,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打造了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秦媛说。今年4月,央行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顶层设计。而《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意见》旨在推动金融部门、产业部门、经营主体同向发力,从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碳市场作用、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扩大相应支持范围,并对如何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关键问题,提出一系列措施。”业内人士表示。

除制度不断完善外,从市场情况来看,当前,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上的主导产品,推动中国跻身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绿色债券方面,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74万亿元,存量规模达2.04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绿债市场不断创新发行方式和产品类型,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各种创新产品成功落地,有效扩大了绿色产业的支持范围。例如,2023年,宁波银行独立主承的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归集的绿色债券“23锡产业GN010”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支持甘肃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主题绿色债券,这是首次发行支持省域发展主题绿色债券。

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绿色金融服务新生态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绿色金融作为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金融活动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高度契合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需求。”秦媛表示。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产品、新模式,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向农村地区倾斜,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绿色服务、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产业等领域,构建绿色金融服务新生态。此次《意见》中确定的四大重点支持领域中,也包括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保护修复。

不过,结合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来看,服务尚需进一步深化。据中诚信国际统计,2023年投向乡村振兴项目的专项债资金约573亿元,同比小幅减少;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乡村振兴项目仅2个,市场化资金参与的乡村振兴项目不足20个。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规范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支持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业农村部也提出,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农规模。

“在政策支持下,专项债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或有所加大,银行信贷参与程度或有所提升。”秦媛认为,当前乡村振兴项目收益能力仍待提升,后续仍应加强优质项目储备,提升项目收益质量,避免风险在各参与方之间无序扩散,同时应严格遵守“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底线,防范村级债务风险。

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助推绿色金融再上新台阶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必然需要加强产业部门、金融部门、市场主体的协同合作。

其中,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中间角色,提升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不仅可以强化绿色融资支持,推动加大绿色产品创新力度,也能促使绿色金融供给质量的提升。

以信评机构为例,信用评级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市场化、国际化、技术化、监管化的发展趋势,信用评级行业无疑已迎来更加成熟、专业的战略路径。而在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和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评级行业必然将以更为立体化的举措、系统化的服务推动绿色金融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据秦媛介绍,近年来,中诚信国际及母公司中诚信集团持续深耕,致力于为地方政府、企业、银行和投资机构提供绿色债券评估、绿色企业评估、绿色项目认证、ESG评级、ESG数据服务、绿色银行体系建设、绿色融资管理平台、绿色金融政策咨询等服务,赋能绿色金融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