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金融要闻 / 正文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金融怎么干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1-29 15:36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在这之中,金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质量,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1月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介绍相关情况并回应了相关问题。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融怎么干?尽管各个阶段挑战不一、重点有别,从金融监管总局的回应中不难看出,万变不离其宗,当前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五篇大文章”。笔者关注到,本次发布会一共回答了十个问题,其中有五个问题分别是聚焦“五篇大文章”中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足见各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应当看到,“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助力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发力点,是现阶段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针对性部署,对于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要通过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供给、加快发展养老金融,持续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用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其次,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流动性保持较高水平,但也必须看到,我们还存在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业务结构和增长模式,实现由外延式粗放扩张向内涵精细化管理转变;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同时,稳步提升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稳步推进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再次,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过多次重大风险考验,但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从本次发布会来看,中小银行、房地产、地方债等领域的风险化解工作备受关注。下一步,要坚持依法合规开展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推动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把握好时度效,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大力支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要积极配合化解存量地方债务风险,严控新增债务。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做好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但无论何时,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守住风险底线的方向不会改变。我们要不断提升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